登陆应用
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奇闻异事

只有两个房间的精品酒店

    开在五原路老上海里弄的小型风格酒店,两个房间的规模堪称全上海最小的精品酒店,“看得见历史”的设计基调让整个旅居变成一次深度探寻和体验老上海风情的经历。

  我站在五原路72 号的弄堂口,下午6 点的黄昏。趿着拖鞋进进出出的中年背心男,买菜归来边走边话家常的主妇,在大门口椅子上抽烟的老人,趁着天黑前最后一点阳光尽兴玩耍的小朋友……身后的五原路,不时有汽车经过的喧嚷。我提着行李站在弄堂口,犹豫了一小阵,才决定走进去。

只有两个房间的boutique hote“l 客堂间”,就潜伏在这一片上海生动的市井生活里。

  只有两个房间,这也许是史上最小的精品酒店。在一片三四十年代老式公寓群最东边的一个单元,上下三层,一楼沿街的部分是著名设计家居店100percent,背后小区里端入口小门进去,就是史上最小的lobby 吧――甚至都称不上lobby,只是一个简易的接待区,然而墙面用色是安静的袈裟黄,并有百叶窗做装饰,简易却精巧。快速check in,踩着老式的木楼梯去房间,哒哒哒的脚步声里,感觉一下就上来了。

  是花样年华那种时光错落的老上海感觉吧。我住过巨鹿路的这种老式公寓,上楼下楼的每一个脚步,都会有厚重的回应,仿佛是踩到了历史的尾巴。窄窄的木楼梯,只能容一人行走,“客堂间”就围绕这个充满符号感的建筑元素,在改建为酒店时,以“看得见历史”作为整体设计的基调。

    客堂间,是上海话,指旧时上海大户人家用来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。客堂间总是挨着天井,酒店“看得见历史”的细节中,就包括与一墙之隔另一单元民居共享的那一个天井,这个真实的天井,与木楼梯一样,成为客堂间在风格上的独特笔画。也正是这个天井,将一种亲密的邻里气氛,很自然地延伸入旅居的环境中来,而这种氛围,也正是酒店所全盘考虑的一部分。所以房间隔音没有参照传统意义上酒店的高标准,而是故意放大了邻里的声息。

    刻意剥露出来的老砖墙也许不至于透出隔壁邻居阿姨的话声,不过上下楼层间的木地板,没有进行重新大翻作,所以住在二楼的客人,可以听见楼上轻微的脚步声,而门外楼梯传来的脚步声,当然也会不期然传到房间里,不过因为只有两个房间的关系,这种邻里的影响总是可以控制在友好的状态之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面街的窗户,虽然加了隔层,却也并没有做密封性能高的隔音玻璃,而是让本身并不太吵的五原路市井之声,可以不经意地透进房间里,在不影响起居的情况下,酒店用看似粗糙的笔法,在局部进行了老上海生活风味的还原。事实上,五原路清晨的早市热闹,午后的绝对静谧,以及傍晚的归家欢悦,各有层次,都是想要领略上海里弄生活的旅人不可错过的人文风景。

  由于将原本的建筑空间进行了大规模整改,两个房间的格局有很大的不同。三楼的大床房比较窄小,但小阳台和裸在房间里的浴缸都是其重要特色,最特别的是浴缸,是寻了老房子里拆下来的历史遗物,保留了铸铁的外壳,再重新进行修补而成,独一无二的复古样貌,与卧室旁的细格黑框窗以及乌黑的木地板搭配,给房间带来浓厚的历史感;二楼方正格局的标准间虽然没有阳台,但面向天井的卫浴区,也让人眼前一亮,而最亮眼的设计当属东面墙上新开的几面圆窗,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。早上在吧台吃早餐的时候,有初升的阳光透进来,相当舒服,而这圆窗的插销,也都是用了古旧老样式。关于整栋公寓三四十年代的建筑记忆,当然还是离不开ARTDECO 风,楼梯扶手的关节处,就有非常鲜明的ART DECO 图案,值得一提的是,酒店房间里的所有家具包括门窗,都是完全中式风格的新设计,但细心就可发现,楼梯上的ART DECO 图案,很自然出现在这些新设计的细节上,内外的风格形成良好呼应。

  而看得见历史之外,“客堂间”更设计了许多“摸得见历史”的定制服务,不仅有相关的餐饮体验,还能推荐和组织老上海建筑、街区等风格旅行,酒店关于“永恒记忆、深度探寻、完美停留”的追求,也许真的只有住过才知晓。我想说的是,摸得见的要比看得见的,要多很多。

  • 上一篇:制服诱惑 台湾医院餐厅

    下一篇:英国酒店推出专业暖被窝服务

  • 分享文章到:

    相关推荐